近日,巴斯大学化学工程系Alfred K. Hilla和剑桥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Collin Smithb和Laura Torrente-Murcianob一同在能源类顶级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Current and future role of Haber-Bosch ammonia in a carbon-free energy landscape。文章摘高度概括了催化合成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清华大学张强课题组发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的文章“Precise Anionic Regulation of NiFe Hydroxysulfide Assisted by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for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is”**提出了一种电化学辅助可控合成阴离子掺杂LDH的方法,该方法巧妙的借助了Li-S电池中的多硫化锂的电化学循环可控的在NiFe-LDH中掺入了S离子,并且提升了材料的OER以及多硫化锂(LiPS)的氧化还原过程。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王平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发表了题为The identification of optimal active boron sites for N2 reduction的文章,报道了他们在硼原子位点在固氮催化过程中基于轨道杂化和能级角度的研究成果。该工作借助第一性原理计算,明确地揭示了*sp2*杂化的B是提供高N2还原活性的最优构型,尤其是在抑制竞争性的HER方面具有突出的效果。具体来说,用B取代C2N边沿的一个N原子的构型被认为是在常温常压下最有潜力的N2吸附反应位点。该工作对在室温条件下合理设计高性能的的NH3合成光、电催化剂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